在过去几年热闹的马拉松赛季,10月都会出现“超级马拉松周末”。2023年10月29日,有超过26场的马拉松赛事(田协认证)在同一天鸣枪。在即将到来的10月19日,本该是今年秋冬赛季开始之后的第一个“超级周末”,却已有五场赛事发布了取消公告:蠡县半程马拉松赛取消,北京龙形半程马拉松取消,河北大厂第三届“京津冀协同发展杯” 半程马拉松取消,长治马拉松取消,第七届曹妃甸半程马拉松取消……原计划在当日举办的眉山东坡马拉松已经宣布延期。
据《体坛经济观察》报道,接下来的中国马拉松赛事将会发生一些变化:首先是比赛的数量将被压缩;而且马拉松赛事将只限全马和半马,而一些高债务风险地市、县区将不能举办马拉松。此外,《体坛经济观察》还觉得另外两点值得关注:其一,国际精英运动员的参与将被限制,其二,名额分配机制被优化,大众名额有望不低于90%。
管油胜在面对不断有马拉松赛事被取消的局面,表达了自己的观点——这给众多PB220想转型职业的男跑者“当头一棒”。 而与之相对应的PB240的女跑者,也可能面临同样的情况。
那对“以赚取比赛奖金为生存方式”的女精英选手而言,她们将何去何从?
作为中国马拉松资深观察员,赛事解说王超表示,当下“中国马拉松”已经在迅速降温。从这些被取消的比赛来看,不仅是县区级及以下地区的C类赛,还有不少地级市的比赛也闻风而止。
王超认为,行业出现的这道分水岭释放出的信号——以后的马拉松比赛会愈发减少,不意味着路跑这项运动就一定式微。就是说,未来的路跑不再只局限于马拉松,可能会有一些10公里、5公里等适合更普遍的大众参与的特色赛事出现。
在贵州安顺训练的女职业跑者杨俊婷有些为县乡类比赛取消而难过。她觉得,很多乡镇县村的比赛很有意思,也很有亮点,同时能带动非城市的人进行体育锻炼,这是体育下沉的一种方式。
大营镇村跑活动热闹的现场
贵州跑者岑万江在家乡大营镇的村跑已经举办了第三届,这项对所有参赛者提供住宿、餐饮的活动每年都在村里搞得非常热闹,参加过的人无不为之叫好。杨俊婷今年在安顺也目睹了这一村跑活动,她很感慨,“村民不懂跑步,但他们一定懂最直观的感受,健康,快乐,这是生活的本质,没有村跑,他们可能感受不到这份乐趣,看不到体育的另一面原来可以这样。”
在比赛减少的大环境下,王超的建议是大众精英女跑者们要学着不只单纯盯着马拉松,也可以向越野等更有灵活度的赛事跨项。
PB241的杭州女跑者唐红芳近日一边在杭州训练,一边经营她的电商事业,一边初尝越野赛道。9月21日的云居山38公里组比赛完后,拿到年龄组第一的她最新ITRA积分已更新至712分。她表示,全马快也不一定越野就在行,但就她个人而言,自己上坡有优势,下坡的技术会比越野的高手差一些,也还说得过去,再加上江浙地区越野赛众多,自己接下来会“两条腿走路”。
马拉松和越野作为两项耐力运动,都有着不少的相通之处。而不少选手都是马拉松和越野的“双栖选手”,也有业内人士指出,如果路跑赛事减少,也许给越野赛更多生存空间。
面对不断有马拉松赛事被取消的局面,管油胜在社交平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——这给众多PB220想转型职业的跑者“当头一棒”。
而对PB240的女跑者,也可能是同样的情况。
WR之前也讨论过,随着大众马拉松水平的不断提升,PB240的女跑者想走职业这条路——完全靠赛事奖金来维持生活的难度在不断提升。王超对此的看法是——PB235之内的女跑者,没有太大的“生存压力”,可以靠赛事奖金和品牌合作来维持。
毕竟,拿2025年上半年的大众女跑者PB榜单看,跑进235的女生共有11位。她们算得上大众女跑者的最头部的力量。
下高原的第一场比赛
潘红的衡水湖马拉松跑崩了
她总结觉得没把握好下高原的时间
在今年无锡实现PB2:34:38的女跑者潘红在9月跑完衡水湖后,又回到了云南玉溪进行高原训练。对她而言,即使当下的马拉松比赛减少,对她并无大影响,因为现阶段她的任务是——精简比赛,以跑成绩为主。
在过去,潘红被视为“半马冠军收割机”,她在2023-2024赛季也是以跑半马为主。如今,她表示自己将会慢慢转向全马。而原本参赛频率就不高的她知道,全马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,所以,当下的她就是“少比赛,多训练”。
另一位觉得随着比赛变少,对自己没太大影响的是新生代跑者韦洁婷。这位进步势头迅猛的年轻跑者夏天从广西师范大学毕业后,去到广州的一所学校当计算机专业的老师。
在她的参赛策略里,“小比赛”不是自己参与的重点,毕竟奖金相对少,还搭上路费,有些“得不偿失”。在经历了毕业时“工作还是跑步”的犹豫中,她选择把跑步当作第二职业,因为她感受到参赛赚奖金维持生存背后的艰难,“就算努力跑每场比赛,结果还是有很多变数。加上没品牌签约,我的跑龄又短,再遇到比赛时出现些没想到的高手,让我意识到走职业跑步的路线有不少的风险。”
玉溪马拉松
韦洁婷拿到自己第一个高原赛事的冠军
这个国庆假期,韦洁婷和黄雪梅两次在赛道相遇。一场是10月3日玉溪马拉松,不过,黄雪梅参加半马,而韦洁婷一鼓作气,拿到第一个高原马拉松赛冠军。她觉得,外籍选手的减少,给了自己不少机会。另一场是江西鹰潭的龙虎山半马。但没想到集聚了黄雪梅、钟佳萌等高手,让身体本就有些不适的韦洁婷不得不给自己跑马经历“交了学费”。
今年衡水湖马拉松,苏州女跑者倪志艳实现了跑马的夙愿——2:39:58的成绩,让她打开了240大关。从去年离职做职业跑者开始, 倪志艳 一直想打开240门槛。她尝试过会泽高原训练,也在苏州经历了练得非常糟糕的一个夏天。用她的话说,“自己都没想清楚,去衡水湖能做什么”,但就是状态爆棚,非常意外地实现PB。
倪志艳在衡水湖和北京海淀接连PB
成功达标国家健将
她在海淀马拉松确定健将达成后
还偷偷抹了两滴眼泪
如果接下来比赛越来越少,她会坚定地走职业这条路么? 倪志艳 的答案是——NO。
她觉得比赛变少会加剧职业选手之间的竞争,让非顶尖级选手站台的希望变少。但这个变化对自己影响不大。 倪志艳 原计划今年是给自己跑成绩的最后一年,她说,“毕竟我再出成绩比较难。今年看能不能再实现国家健将,能实现,对当下职业之路就没任何遗憾了。明年如果水平难提升,就可能会减少比赛,做些其他能支撑生活的事情。”
很幸运的是,从衡水湖到10月12日刚结束的北京海淀建工马拉松比赛上,平整的赛道和较低的气温,帮助 倪志艳 以2:39:18 的成绩,实现了她的国家健将梦。未来,她将 自己的新赛道锁定在儿童体能培训,这个跟跑步也有一定关联性的赛道。
跟年轻新生代跑者相比, 倪志艳 是一位初二女孩的妈妈。39岁的年龄让她知道,随着比赛减少,对刚转马拉松、想好好发展的年轻跑者会影响比较大。“240水平的女生想站台更难,除非能获得签约赞助,否则收入很难保障。”
如今生活在广州,PB245的韦春华跟 倪志艳 有类似的决定,她把接下来安排得满满当当的秋冬赛季跑完后,也会在明年重新回到职场。2023年9月开始全职跑者到2025年10月,两年多职业跑者之路让韦春华经历了和之前上班完全不一样的生活。从最初靠跑步比做文员赚得多,到后来不确定性增加,让收入也随之波动。
看着一场场比赛减少,韦春华说,自己有些“不知所措”,她和身边的一些职业跑者们聊天,大家都难免焦虑——这条路,还能继续吗?这个夏天,为了打开健将门槛,韦春华远赴曲靖会泽进行了高原夏训,接下来几个月,是她为自己的梦想再拼一把的最后机会。
深耕马拉松赛事圈十余年,作为当下中国马拉松赛事最专业的解说王超觉得,从大众跑者的层面看除了提升成绩之外,还有一点很重要,那就是着重开发你自己的独立人设。
他说,“现在品牌签约不只是看实力,还有个人人设。之所以黄雪梅能获得耐克的签约,不完全是她跑得快。我们的职业女跑者也要有除了挣赛事奖金和品牌签约费之外,其他变现的渠道和能力。”
在他看来,每位大众女跑者都要更注重自己独立IP的打造,“只有你独一无二的个性才会让你避免同质化,创造只属于自己的价值。”
王超拿管油胜和王连正等几位在跑步、自媒体领域出色的跑者举例,“管油胜全马PB是211,如果他只专注提升成绩这一条路,就算他如苦行僧一样修炼,可能极限也就是打开210大关。是210带给他的价值大,还是当下比如他去经营自己的酒业、做跑步培训等多条腿走路的价值大?”
本条内容创作团队
作者:WR创作团队
制作:小春
图片:受访者提供
投稿、应聘兼职作者,请联系
womenrunning@163.com
本站所有直播信号均由用户收集或从搜索引擎搜索整理获得,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我们自身不提供任何直播信号和视频内容,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,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。
Copyright © 2021-2024 jrkan直播. All Rights Reserved. 皖ICP备2022006241号-1
网站地图